Menu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健康科普 >
半月板及其与膝关节的位置有何关系?
时间:2020.12.09 点击数: 116 发布来源:未知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很常见的运动伤,可是,大部分遭受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对该伤病了解甚少,这导致两种有危害的情况:一种是过于惧怕,心里压力大,急病乱投医,没能得到适当的治疗;一种是过于轻视,认为是简单扭伤,不接受正规治疗,导致后期关节功能的障碍或长期遗留疼痛。

  解剖结构:

  半月板是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其形态约呈半月,故名半月板。

  半月板及其与膝关节的位置关系

  简单的讲,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间隙的一层纤维软骨,对关节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半月板的形态特点能使球形的股骨髁与较平坦的胫骨平台构成一个较“匹配”的关节。半月板还包括以下重要功能:增加膝关节稳定性,缓冲、吸收、传布膝关节负荷力,促进关节内营养。在负重时,有约70%的负重区域在半月板上,这就大大降低了胫骨平台上的应力,从而保护了软骨和全身关节。另外半月板还有润滑关节等功能,半月板可将关节液均匀涂布于关节表面,使关节摩擦系数大为减小。如果将半月板切除,则胫骨平台上的峰压力可上升两倍,并将引起软骨退变。正是由于半月板的这些重要功能,才保证了膝关节长年负重运动而不致损伤。

  临床表现:

  患者多有膝关节突然旋转、跳起落地时扭伤史,或有多次膝关节扭伤、肿痛史。损伤时患膝内有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内积血。一般关节一侧或后方痛,位置较固定。关节间隙压痛,有时伴有响声。部分患者会发生关节交锁(伸屈障碍)、不稳或滑落感(俗称打软腿),在上、下楼梯时明显。损伤后期,股四头肌萎缩肌力减弱,腿变细。半月板损伤有时会合并膝关节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当合并韧带伤时,可能会有关节不稳的表现。

  膝关节过伸、过屈试验可引起疼痛,回旋挤压试验阳性。损伤后,膝关节有剧痛,不能自动伸直,关节肿胀。膝关节间隙处的压痛是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

  疾病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查体基本可以诊断。一般尚需要以下检查:

  1、关节间隙压痛征:受损半月板临近部位关节间隙压痛,阳性率高,临床意义最大;

  2、麦氏试验:仰卧位检查,屈髋屈膝,检查者在伸屈膝关节的过程中对小腿施加内旋内收、外展伸直、外旋外展,内收伸直等力量,如有疼痛或弹响者为阳性。该试验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发现其阳性率低于关节间隙压痛征;

  3、研磨试验(Apley试验):俯卧位检查,患膝屈曲90°,检查者在足踝部用力下压并作旋转研磨,在某一体位有痛感时为阳性,部分病例可阳性。

  4、核磁共振(MR)检查: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重要检查,准确率超过90%,不仅可以确诊,而且可以判定撕裂形态及范围,指导治疗、康复方案的制定。

  5、关节镜检查:准确性最高的检查方法,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现在只在有明确适应证时,做为治疗手段应用。
 

 疾病治疗

  1、急性期。休息,对症止痛药物应用,必要时可支具固定。一般4周后可在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行走,逐渐到完全负重。康复期间,要积极锻炼股四头肌,以防肌肉萎缩。但大多数的半月板损伤都无法康复,只有少数半月板边缘部的“红区撕裂损伤有自愈的可能,大部分半月板损伤无法修复。转成慢性。

  2、慢性期。在慢性期,撕裂的半月板会损害膝关节其它结构,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因此,诊断明确的半月板损伤,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应及早手术治疗。目前的常规术式是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或部分切除术。术后第2天即可下地,术后1月基本可恢复正常功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